透视小型民用直升机生产项目落户徐州(上)
“徐州要造飞机啦!”“双超”之后的这个春天,又一喜讯飞越古彭大地。
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家小型民用直升机生产项目———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直升机生产———落户徐州。这无论是对中国航空产业,还是对徐州经济社会的发展,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。项目的成功引进和开工建设,终结了中国制造业没有民用直升机的历史,开创了外资进军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先河。
同时,该项目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从洽谈引进到国家部委的最后核准,这也创造了我市招商实践中的神话。
我们说,是科学发展观的指导,是创新思维的引入,是全市上下的凝心聚力,共同谱写了这首“两个率先”进程中的新的凯歌。
诚信韧劲折服美方总裁
一段时期以来,能源、电力、土地紧张,徐州经济开发区的领导敏锐地觉察到浙江等地民资、合资企业北移的趋势,于是加大了赴浙招商的力度。
2004 年 6 月的一天,正在杭州等地招商的招商一局局长张前喜等人,偶然听到一个消息:有企业正在寻找飞机项目的生产基地!
消息传回,大家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,随即查明,民用直升机制造业符合国家政策,是国家鼓励的产业,而且市场潜力巨大。绝不能放过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!
招商小组当即给浙江振宇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锋打了个电话,进行了第一次接触。
7 月里的一天,听说美方总裁劳伦到了杭州,招商小组打了个求见电话,得到了礼节性的许可。第二天一早,见到这几个风尘仆仆的苏北人,公司里的人都乐了:“你们还真的来了!”
人是来了,可劳伦难见。想想也是,劳伦先生压根儿就没听说过徐州,再说行程也紧张。“我们只想向国际友人介绍一下徐州。”“我们只想交个朋友。”他们凭坦诚和执着,打动了劳伦的秘书洪宾。
接下来的会面,让招商的同志体会到了什么是惊喜:简短的会面竟让劳伦先生对徐州产生了兴趣;更加想不到的是,劳伦先生竟临时改变了行程,决定归程经由徐州做短暂逗留。
劳伦先生与徐州的第一次亲密接触,虽然只有短短数小时,但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秀美的自然山水风光,良好的发展空间,以及徐州人的热诚和发展的热望,让劳伦先生说出了这样的话:“我喜欢徐州。”
这一句话让开发区的同志看到希望和曙光。于是,项目组当即成立并夜以继日高效运转,与美浙双方保持热线联系。我市相关部门也打造效率极限,一个月时间,双方签下了用地协议;一周后,营业执照办结。回报了劳伦一个惊喜。要知道,为了这个项目,他已在中国跑了一、两年时间。
最终是苏北这个地方,让他深深折服。
钉子精神打造审批神话
如果说招商引资的过程,是用诚意和热情浇铸的,还有些温馨色彩;那么接下来项目的报批,就应当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。
开发区娄主任、项目推进局任丽等人马不停蹄。由于各部门的全力支持,项目在省内的报批高效运转,三天时间办结相关手续。
第二天也就是 2004 年 12 月 31 日早上一上班,他们便站在了国家发改委高新司新兴产业处的门前。该项目受到了司处负责人的重视,第一时间成立了专家评估小组,同时告知他们回徐等候。
元旦这天早上,一下火车,同志们便直奔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靖大荣办公室汇报情况。靖主任想了想说:“不行,还得盯!”于是两天后,他们又回到了北京。
接下来的 30 多天,国家发改委二楼楼梯口的小过道,就成了报批人员的临时“办公”地。这些天里,他们死死盯住文件在每个环节游走:高新司-外资司-投资司-督办司-办公厅-专家论证-主任办公会议讨论。有一次,文件正“走”在从一个办公室到另一个办公室的路上,得到信息的同志已赶到了下一个办公室,弄得办公人员啼笑皆非,不得已先在内部网上查看。
2 月 6 日,国家发改委猴年的最后一个批文诞生:《关于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直升飞机生产项目核准的批复》。
2 月 7 日,离大年初一只有两天时间。下午 3 时 57 分,任丽收到了高新处一位同志的电话:请取批文。
“回想当时的一些细节和曲折反复,现在想想都后怕。哪个环节一耽搁,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了。”几位同志至今还仿佛置身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。
扣除专家评审和节假日, 20 多个工作日拿到了国家的核准,徐州人打造了审批神话。李福全市长用“钉子精神”来总结,所言不为过啊。
发展意识带来“一路绿灯”
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,民用直升飞机生产项目的审批,是个全新的课题,没有现成的规则、程序可循。若在以前,没有三年五年时间根本就拿不下来!就连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处的负责人都惊叹:徐州人在不到一个月的工作日里拿到了国家的批文,实在是一个奇迹!
招商没有奇迹。靖大荣感慨万千:这一项目的成功落户,是方方面面凝心聚力的结晶,尤其是与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,亲自抓项目、推项目、服务项目密不可分;市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,省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,是项目成功推进的前提和保证。
记者在去年一份材料上见到了徐鸣书记这样的批示:“请靖大荣同志继续抓好这件事。徐州经济开发区要很好地跟进,扎扎实实抓落实,力争把项目办成、办好。推进过程中如遇困难,需要市委、市政府协调的,请告诉我。”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话语更能激发经办人员的力量和信心!
这一项目建设被列入重点工程后,市各有关部门特事特办,急事急办,一路绿灯:工商局三天就把营业执照办结;环保局在最短时间搞好了环境评审;市中行在资金上给了承诺……
在招商及审批的过程中,开发区的同志说,我们感到了国家各级机关作风的切实转变。而省里及国家相关部委的同志则说,该项目之所以能够迅速推进,与徐州市“干部会招商,人人会创业”的浓厚氛围息息相关,它向人们展示了徐州强烈的机遇意识、发展意识和坚忍不拔、开拓奋进的精神。
透视小型民用直升机生产项目落户徐州(下)
国家首个小型民用直升机生产项目在徐州经济开发区落户了。
站在一期工程 400 余亩工地上,只见土地广袤平阔,工人的身影在春风中奔忙。用不了太长时间,这里将崛起一座“飞机城”。航空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,小型民用直升机生产是国家鼓励和支持项目,这个项目与我市联姻,将使徐州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。
“小”飞机大市场
在项目引进的初期,不少人的态度都是:“什么?徐州造飞机!”这其中包含的一层意思就是对民用直升机及相关行业的不了解。
事实上,小型民用直升机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,而且承担的职责还相当重要。它广泛应用于边防巡逻、救灾抢险、森林防火、医疗求助、防虫治虫、旅游观光、影视拍摄、交通管理等多个领域,目标市场的主要客户群是支线航空公司、大型企业、公安、医疗等部门。当然,还有分析人士认为,随着中国特定群体的壮大,他们对私人飞机的需求将类似于今天的私家车。
再来看一组数据,目前世界上平均每百万人口拥有直升机 3.9 架,而我国的情况是:每百万中国人拥有直升机仅 0.08 架,远远低于世界水平。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,市场需求将相当乐观。在该项目报批国家发改委的《可行性研究报告》中,关于市场分析记录着这样的文字:“按照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总公司的预计,到 2020 年,中国至少需要 1 万架直升机,这些飞机的市场总价值超过 250 亿美元。同时,中国放开了原来由军队管制的 2000 英尺以下的低空域,供民用直升飞机使用,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,将使我国直升机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。”
可望崛起“飞机城”
分析人士高度评价了这个项目对于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。国家发改委负责项目论证的一位专家曾这样说:飞机制造落户徐州,不仅提升了徐州市的产业层次,填补了江苏省产业的空白,还将加快整个东陇海产业带开发建设的步伐。
航空制造业是高新技术产业。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小型直升机,固定翼机、支线机等 5 种机型。项目总投资 8 亿美元,生产规模为年产小型直升机 800 架。业内人士进行解读:以直升机为龙头,需要开展地区、市、省乃至全国的协作配套生产及专业化生产,项目全面实施后,将会带动诸如高新材料、精密加工,零配件生产、电子仪表、机内装修、塑料制品等 60 多个配套行业的发展,年创造数百亿元的产值,仅碳纤维复合材料一项就可以创造年均百亿的产值,前景极为可观。这个项目对于当地的就业拉动尤其显著,可带动数万人就业。今后这里可以崛起一个数万人的“飞机城”。
另据了解,江苏航宇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目标首先是瞄准国内轻型直升机市场,并通过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打入国际市场,美方负责该产品 30% 的外销。徐州经济开发区有关人员告诉记者:他们在招商过程中,已有南方客户要求预订产品,目前已有几十家单位计划订购。这的确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端。
城市形象急剧提升
我国民用航空业尚处于起步阶段。率先填补民营资本投入飞机制造业的空白,徐州为中国航空产业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。一时间,这座城市成为各大媒体注目的对象,知名度、美誉度急剧攀升。
去年的几件事情我们应该还保留着清晰的记忆:被台商评为“极力推荐投资城市”第五位;综合实力在全国排名 46 位;入围“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”提名;荣登《福布斯》“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”排行榜。这些都在印证,这座城市近年来所呈现的活力、魅力、吸引力,正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。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。
我们相信,当首架小型民用直升机飞上蓝天时,徐州的名气会更大!成为一个重量级城市。